质量的核心是“人”
我们专做生物医学论文服务。其中,中译英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项服务,也是提供好其他服务的基础。
有一种观点认为论文不应该先写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应该直接用英文来写。如果作者具备这样的水平,当然可以,的确应该鼓励作者直接用英文写论文。但是,从概率上来说总会有人暂时不具备这样的水平,也没有时间修炼这样的水平。所以,不妨让他们专注于专业,让擅长中译英的人来帮助他们,这也是一种分工合作,并没有什么坏处。
另外,论文中译英本身也不是简单的逐句翻译,而是在对中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中文灵活的转换成英文。况且,论文中译英后通常还需要进行母语润色,让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也符合母语人士的习惯。
中译英服务水平对于提供好其他服务也很重要。比如母语润色,虽说母语编辑可以让论文的文字升级到母语水平,那前提也是作者已经用英文准确的表达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但现实是,不是每个作者写出的每一句英文都是那么一目了然、清晰明白的,母语编辑经常会被弄得很蒙圈,频频在批注中发问:“I’m not sure what this means in the context, please clarify.”“Is this your intended meaning?”等等。
所以常常需要擅长中译英的翻译人员在作者和母语编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作者准确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保证母语编辑能够在充分理解原英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总而言之,与优秀的译员合作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而我们的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是花在寻找和培训译员上面。
译员的水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评判。
首先是英文基础和语感。
要将中文论文准确的翻译成英文,英文水平必须是无话可说的,尤其是英文写作水平,也就是说习惯性的写出规范、通顺的英文,或者说看到不规范、不通顺的英文就很不习惯。
更进一步,论文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层面的转换,还要能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做更为智能化的翻译,或者说是基于中文内容用英文来写论文,保证英文在内容上逻辑合理、符合常理且意思清晰明确,而并非照搬中文、照章直译。
其次是专业素养。
既然是做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翻译,那最好是具有生物医学专业背景,尤其是论文所在领域的专业背景。
不过,再牛的翻译人员也不可能说拿起一篇论文就通篇理解得很透彻,每一处都知道怎样用英文来表达。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众多,翻译人员不可避免的需要借助google、论文参考文献等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专业内容,找到对应的英文表达。这不是译员水平不足的表现,相反,能熟练的借助各种工具辅助自己翻译恰恰是译员非常专业的一种表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工作态度。
之前说的两点固然重要,但要是译员对待工作不认真、不细致,那前两点再好也是白搭。
编辑、翻译类工作是一件极为细致的工作,标点、空格、大小写、主谓一致、漏译,等等,都需要注意,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需要有注重细节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把对细节的注重融为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细节问题在你眼里会很突兀,会让你很不习惯。
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难点。上面说了,遇到难点要会用辅助工具来帮自己克服。但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愿意去克服难点,遇到难点不绕行。如果遇到难点总是想办法糊弄过去,那一切技能都是白搭。
译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成长,否则工作时间虽长那也只是意味着把同样的错误重复了很多遍而已。所以,译员需要虚心的对待他人给予的修改意见,通过讨论或查阅看看修改意见是否有道理,而不是固守自己的方式,本能的排斥不同的意见。
从上面说的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一名出色的论文翻译人员是多么的稀缺,完全不是简单的用诸如“留美博士”、“美国教授”、“十年以上翻译经验”这些标签就能找到的。
有的译员专业强但翻译水平不理想。
有在美国学习和研究经历的专业人士是论文中译英的理想选手,很多优秀的译员都来自于这个群体。但是,这些年我们也接触到了很多留美博士和在美国的华人教授、研究员,专业简历很闪亮,但翻译水平却让你大跌眼镜。
这并不是说这些博士、教授不优秀,只是专业上的优秀并不代表专业翻译水平也高。
首先,他们的英文写作能力未必就好,这就像中国教授不一定中文写作能力强,英语母语人士不一定英文写作能力强一样。在美国多年的华人学者也许英语口语不错,生活工作中用英语交流沟通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自身没有特别注重科技英文写作的规范化训练,英文写作水平也未必就高。
其次,虽然他们自己发表过很多论文,但那毕竟是自己最为熟悉的研究领域,而且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还有可能是经过了反复的修改或者接受了其他母语人士的润色。一旦遇到自己并不是特别熟悉的领域,再加上英文写作水平欠佳、翻译经验欠缺或者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等原因,很容易就出现问题。
很多客户非常看重翻译人员的专业背景,希望和论文的专业领域相符。这个不能说不重要,但一定是先满足上面那三点,再追求专业背景一致,而不是把专业背景一致放在第一位。如果专业背景一致,但那三点没有很好的满足,照样可以把文章翻译得惨不忍睹。而如果那三点满足得很好,但专业背景不一致,一般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因为论文的翻译往往要经过多次的互动、沟通,最终保证译员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有的译员从业时间很长但翻译水平不理想。
很多人认为翻译从业时间越长,译员的水平越高。甚至很多提供翻译服务的机构也用译员的从业时间来划分不同级别的翻译服务,比如:初级翻译服务由1-3年翻译经验的译员提供,中级翻译服务由3-5年翻译经验的译员提供,高级翻译服务由5年以上翻译经验的译员提供。
这其实是把翻译经验和翻译从业时间等同起来了。如果译员在平时的翻译工作中没有获得高水平的指导,不能积极地思考、总结,那么翻译工作时间长只不过是把同样的错误重复了很多遍而已。比如,如果译员在从业过程中没有经验丰富的译审进行指导,译员一直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翻得不合适、需要改进,那么即便从业时间很长,水平也未必高;而如果一开始就有经验丰富的译审进行指点,不断地指出问题,而译员本身也能够积极地吸取意见,遇到薄弱的知识点及时学习,再加上自身基础不错,那么即便从业时间不长,水平也未必低。
此外,译员翻译的专注程度也是一个方面。比如,有的译员虽然从业时间比较长,但是翻译的专业跨度很大,医疗、法律、商务什么都翻过,而真正专注在其中一个领域的翻译时间可能并不长;而有的译员虽然从业时间不算长,但是一直专注在某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有不错的积累。
有的译员英文水平不错,但工作态度不理想,翻译水平打折扣。
工作态度对于翻译工作是相当重要的,能不能沉下心来关注每一处细节,扎扎实实地逐句攻克,虚心接受修改意见,经常总结并改进,这对于一名专业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这种态度不完全是主观上认不认真的问题,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一个人的性格是不是适合做这项工作。性格和这项工作相符,自然而然就会做应该做的一切;性格不相符,自然就会欠缺一些。适合做笔译的人,一般性格沉静、坐得住,做事比较细致,愿意花时间钻研。
总之,与我们合作的译员里有留美的、也有不留美的,有博士也有硕士,有具备十年以上翻译经验的,也有刚从事翻译没几年的,他们情况各异,但都有共同的特点:英文棒、细致、谦虚。
|